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中国调解制度》/常怡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2:13:54  浏览:86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调解制度》


主 编:常怡;
重庆出版社出版;
1990年5月版。
前 言
《中国调解制度》系国家教委,重庆市科技委小额资助项目和西南政法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

本书对中国调解制度的沿革,中国调解制度延续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调讶争议的原则,社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国际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调解、人民法院调解及北京调解中心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纠纷调解中心的调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证。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到全国会地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为了保证本书的质量,我们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调解制度》征求意见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周道鸾,民事审判庭庭长唐德华,经济审判庭副庭长费宗韦,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调解中心,秘书长、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委员、伦敦国际仲裁院委员、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特约仲裁顾问唐厚志,中国自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科书长和北京调解中心副秘书长崔炳全,司法部人民调解司处长杜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仲裁处处长张成泉,劳动人事部劳动力管理局争议处处长刘东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家林克敏,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曹守晔,西南政法学院科研处万玉婵等参加了会议。与会各方人士认为,调解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又是中国的独创,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它日感兴趣,但我国迄今还没有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和研究调解制度的专著。随着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经济争议,调解在解决这些争议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中国调解制度》一书的完成和出版,就有着不言而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与会同志还对本书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这次会议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会后,我们遵照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和认真修改。

1988年12月22日,西南政法学院和重庆出版社的有关人士在重庆召开了《中国调解制度》出版审定会议。会议认为。《中国调解制度》一书已达到出版水平,重庆出版社决定将之列入1989年出书计划。
本书能在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与读者见面,是和上述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分不开的。在此谨表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教授常怡、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贺彰好、最高人民法院郑学林撰写。常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

囿于掌握的材料和研究水平,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诚恳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使调解制度的研究在我国日臻深入和完善。
作者
1989年元月于重庆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调解制度沿革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调解
第二节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调解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调解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调解制度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调解制度
第二章 中国调解制度延续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调解制度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节 新中国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第三章 调解争议的一般原则
第一节 自愿原则
第二节 合法原则
第三节 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原则
第四章 社会调解
第一节 社会调解的性质及意义
第二节 人民法院信访机构的调解
第三节 律师在诉讼外的调解
第四节 公证机关的调解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的调解
第六节 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的调解
第七节 民间调解
第五章 人民调解
第一节 人民调解的性质
第二节 人民调解组织
第三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关系
第四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纪律
第五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转发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财政计划指标管理办法》的通知(废止)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财政计划指标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财政局制定的《广州市财政计划指标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市财政局反映。


(市财政局)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明确市财政部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编制。
(一)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10月15日前将下年度的预算支出计划报送财政部门,作为编制下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和城市维护费分正常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列报计划,其中正常经费计划需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范围编
制;专项经费计划需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的基础工作。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排污费支出、教育费附加支出以及城市维护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专项经费项目计划的制定,财政部门应有重点地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论证的工作。
(二)财政部门根据各业务主管部门报送的计划和预算编制的原则以及财力预测情况,将计划指标纳入下年度的财政预算草案,政预算草案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提请市人大审议批准。在市人大审查批准市本级预算(草案)前,财政部门应当在预算(草案)报请市人民政府审定后的1
5个工作日内(一般为每年的1月31日前),将预算控制数下达各业务主管部门或项目用款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或项目用款单位按照预算控制数编制具体预算计划,于3月1日前报送财政部门审核。
二、下达预算指标及编制用款计划。
(一)财政部门在市人大审议批准预算草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计划指标正式下达各业务主管部门或项目用款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应自财政部门下达本部门预算指标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会同财政部门共同下达各单位预算。
(二)各业务主管部门或项目用款单位接到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通知后,应当及时编制项目明细用款计划(正常经费应当按月平均进度、专项经费应当按用款计划进度分别编制),按时报送财政部门,其中5月20日前报送6月至9月的月度项目用款计划;8月20日前报送10月至
12月的月度项目用款计划。
各业务主管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向财政部门报送下年度1月至5月月度的项目明细用款计划。
财政部门应当按计划或项目用款进度拨款。
(三)基本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排污费支出和教育费附加支出的项目计划确定后,由财政部门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联合发文至项目承担单位,其中安排给区、县级市的计划指标,由财政部门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联合发文下达;基本建设支出通过
计委编制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下达至项目承担单位。
三、资金拨付。
(一)预算(草案)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除国家有新的规定明确的拨款单位外,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办理非预算隶属关系的拨款。对于确需拨付的非预算隶属关系的专项资金,应当附上合法的原始凭证和依据,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办理。
属市本级的支出,教育事业费和科学事业费拨到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一级预算单位;基本建设支出直接拨到项目用款单位;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业务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并直接具体负责建设的项目资金,可直接拨到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主管
部门下属单位或区级建设单位具体负责建设的项目资金,可直接拨到项目用款单位;排污费支出按超标排污费收入和排放污水费80%部分拨至环保部门,再由环保部门拨至项目用款单位,其余20%和四项收入(提高征收标准收入、加倍收费收入、滞纳金收入、补偿性罚款收入)的部分
由财政部门直接拨到项目用款单位。
安排给各区、县级市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按预算级次办理追加预算支出指标收续。
(二)全年支出资金的全部应当在当年12月25日前拨付完毕。属国家财政部规定可结转下年度使用的资金,经财政部门审定后可结转下年度使用。除此之外,不得办理结转,结余资金由财政部门统筹用于平衡预算。
四、追加预算指标。
(一)按照有关规定,在当年财政预算执行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年初计划超收而增加支出,需要增加对教育事费、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财政部门应当在市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后,通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接到财政部门追加支出指标的通知之日
起10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计划报财政部门审定,并按本办法有关程序办理拨款。
(二)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收入和排污费收入比年初计划的超收部分,须专项安排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支出和排污费支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在接到财政部门追加支出指标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项目计划报财政部门审定,并按本办法有关程
序办理拨款。
(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基本建设支出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确需追加支出指标的,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8月15日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核、报批手续。
五、专项经费的使用规定。
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正常经费开支。其中建设支出、城市维护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排污费支出和教育费附加支出中的项目经费的结余部分,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可转作其他相关项目使用。
六、附则。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并由市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2000年2月28日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鞋盒、烟盒、胶卷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和《报纸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鞋盒、烟盒、胶卷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和《报纸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署税(2001)128号




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现将《鞋盒、烟盒、胶卷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CY001—2000)》和《报纸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CY002—2000)》印发你们,自2001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实施后,各地外经贸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标准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包括结转深加工),各地海关应严格按照本标准进行备案、核销。2001年5月1日以前仍按原标准审批、备案、核销加工贸易合同。


HDB/CY001—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灰底白板纸(商品编号 48025300、48052200、48101200、48102100、48102900)、单面涂布白板纸(商品编号 48058000)为主要原料,加工鞋盒、烟盒、胶卷盒(135型)(商品编号 48192000)所耗用灰底白板纸、单面涂布白板纸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从事彩盒加工贸易的企业以灰底白板纸(商品编号 48025300、48052200、48101200、48102100、48102900)、单面涂布白板纸(商品编号48058000)为主要原料,加工鞋盒、烟盒、胶卷盒(135型)(商品编号 48192000)进行单耗审批、备案、核销管理。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单耗指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某一质量单位彩盒所耗用并物化在出口产品上的灰底白板纸、单面涂布白板纸的质量单位数,即净耗。
损耗率指因加工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所必须耗用但不能物化在出口产品中纸的量占该种纸总投入量的百分比。
3 单、损耗标准
3.1 原料品质规格
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或合同对品质的认定。
3.2 产品品质规格
应符合相关国内或国际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或合同对产品品质的认定。
3.3 单、损耗标准
鞋盒、烟盒、胶卷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
| | |成品| | | |原料| | |单耗| |
|序号| 成品名称 | |商品编码| 成品规格 | 原料名称 | |商品编码|原料规格| |损耗率|
| | |单位| | | |单位| | |标准| |
|--|------|--|----|------------|-------|--|----|----|--|---|
| | | | | | | |48025300| | | |
| | | | | | | |48052200|250-550 | | |
|1 |鞋盒 |千克|48192000|不等 |灰底白板纸 |千克|48101200| 2|1 |19%|
| | | | | | | |48102100|g/m | | |
| | | | | | | |48102900| | | |
|--|------|--|----|------------|-------|--|----|----|--|---|
| |烟盒 | | |5.6cm×2.3cm×| | | | | | |
|2 | |千克|48192000| |单面涂布白板纸|千克|48058000| |1 |23%|
| |(硬盒) | | |8.6cm | | | | | | |
|--|------|--|----|------------|-------|--|----|----|--|---|
| | | | | | | |48025300| | | |
| |胶卷盒 | | |3.9cm×3.8cm×| | |48052200| | | |
|3 | |千克|48192000| |灰底白板纸 |千克|48101200| |1 |25%|
| |(135型)| | |5.8cm | | |48102100| | | |
| | | | | | | |48102900| | | |
------------------------------------------------------------


HDB/CY001—2000


1 任务来源
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的审批、备案、核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制定鞋盒、烟盒、胶卷盒(135型)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由海关总署关税司委托黄埔海关负责起草制定。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经贸委经运司和新闻出版署印刷业管理司组织相关工业协会及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家和有关海关加工贸易保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
2 制定单耗标准的原则
单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该类加工企业平均生产水平为基础,贯彻国家有关产业和外贸政策,符合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海关有效监管和相关单耗数据信息的使用和维护。
3 编制过程
3.1 标准涉及的工艺
目前彩盒的品种规格繁多,有鞋盒、化妆品盒、烟盒、胶卷盒、玩具盒、礼品盒、牙膏盒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越来越豪华,图案更精致,形状更新颖。
拼版、印刷工艺流程:
拼版——→晒版——→挂版———-
|——→印刷——→印张
原纸分切→修边——→试车———-
鞋盒工艺流程:
印张——→上光——→扎盒——→上胶——→包装入库
烟盒及胶卷盒工艺流程:
印张——→烫金——→模切(啤盒)——→贴盒——→包装入库
3.2 加工过程的工艺损耗:
鞋 盒:
损耗的形成及影响:
1)原料印刷前的分切和修边。
印前原料需作整理切边以便印刷机统一吃纸,该损耗为0.5%。
2)印刷加放数
因试车将颜色调整到定色、印后加工工序损耗,需要多投入一部分原料,加放数比例视印刷的色数及生产企业的设备先进程度和加工产品数量(长版、短版)而定,目前鞋盒的颜色为3—5色,印刷数量一般每批为2000—5000个,因此,生产鞋盒的加放数比例为3%—6%。
3)模切去边
即去边料、毛料,保留净成型体的过程,亦是所有工序中损耗最大的一道工序,废碎料主要在该过程中产生,一般最低损耗达6%,工艺设计复杂的可达15%。
综上所述,生产鞋盒的平均损耗在15—19%左右。
烟盒(硬盒)、胶卷盒:
1、加工烟盒、胶卷盒的原料:
烟盒所用原料为:单面涂布白板纸,胶卷盒所用原料为:灰底白板纸。
2、生产工艺流程及损耗情况
卷筒纸——→切纸——→印刷——→烫金——→模切(啤盒)——→贴盒——→成品
1)切纸。在切纸过程中,要先切去头、尾部分(机器和产品需要的长度),切去毛边后损耗约1%。
2)印前加放数。因印刷前需调试颜色、对版、以及在印刷过程中的损耗,需要多投入的纸张数量。加放数比例视印刷的色数、加工产品数量(长版、短版)、生产企业的设备先进程度而定,一般来说,生产上述成品的加放数比例为1—3%。
3)模切、去边。据实际测算,生产烟盒损耗为20%左右,生产胶卷盒的损耗为21%左右。
综上所述,加工烟盒的损耗为23%,加工胶卷盒(135型)的损耗为25%。


HDB/CY002—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成卷的新闻纸(商品编号 48010000)或胶版印刷涂布纸(铜版纸)(商品编号 48101100)为主要原料印刷加工报纸(商品编号 49021000)所耗用纸张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主管部门对用成卷的新闻纸(商品编号 48010000)或胶版印刷涂布纸(铜版纸)(商品编号 48101100)为主要原料印刷加工报纸(商品编号 49021000)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备案、审批和核销管理。
2 定义
本标准中采用如下定义:
单耗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某一质量单位的报纸所需耗用并物化在报纸中纸的质量单位数,即净耗。
损耗率指因加工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所必须耗用但不能物化在出口产品中纸的量占该种纸总投入量的百分比。
3 单、损耗标准
3.1 原料品质规格
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对新闻纸和胶版印刷涂布纸(铜版纸)品质的要求。
3.2 产品品质规格
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对报纸品质的要求。
3.3 单、损耗标准
报纸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
|成品|成品| | | |原料| | | | | |
| | | 商品编码 |成品规格 |原料名称 | | 商品编码 |原料规格|印刷数量 |单耗|损耗率|
|名称|单位| | | |单位| | | | | |
|--|--|--------|-----|-----|--|--------|----|------|--|---|
| | | | | | | | |≤10000 |1 |17%|
| | | | | | | | |------|--|---|
| | | | | | | |46、48.8|10000-20000 |1 |15%|
|报纸|千克|49021000|762×580mm|新闻纸 |千克|48010000| 2|------|--|---|
| | | | | | | |克/米 |20001-30000 |1 |13%|
| | | | | | | | |------|--|---|
| | | | | | | | |>30000 |1 |11%|
|--|--|--------|-----|-----|--|--------|----|------|--|---|
| | | | | | | | |≤10000 |1 |16%|
| | | | | | | | |------|--|---|
| | | | |胶版印刷 | | |128-157 |10000-20000 |1 |14%|
|报纸|千克|49021000|762×580mm|涂布纸 |千克|48101100| 2|------|--|---|
| | | | |(铜版纸)| | |克/米 |20001-30000 |1 |12%|
| | | | | | | | |------|--|---|
| | | | | | | | |>30000 |1 |10%|
-----------------------------------------------------------


HDB/CY002—2000


1 任务来源
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审批、备案、核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制定报纸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新闻出版署印刷业管理司负责起草制定。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经贸委经运司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相关工业协会及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家和有关海关加工贸易保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
2 制定单耗标准的原则
单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该类加工企业平均生产水平为基础,贯彻国家有关产业和外贸政策,符合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海关有效监管和相关单耗数据信息的使用和维护。
3 编制过程
3.1 标准涉及的工艺
报纸的印刷工艺流程:
排字——图像扫描——拼版——晒版——印刷——印张
3.2 影响损耗的因素
根据印刷加工的工艺过程,损耗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印刷速度较慢,印刷过程中的调油墨、调规矩所耗用的纸张较少。滚筒印刷机械的印刷速度快,调油墨、调规矩等损耗大,适用于印刷数量大的长版活。因为在试机损耗一定的情况下,印刷数量大时,试机损耗率相对变小。因目前报纸加工主要用新闻纸,印刷方式也基本上是用轮转印刷,因此损耗较高。部分报纸中的广告插页用铜版纸,其印刷方式主要是平板纸印刷机。
2、印刷品的色数。
印刷过程中的损耗因印刷色数而变化,一般每色印刷需要加放(即损耗)8—9‰,因此色彩越多,损耗越大。目前报纸一般4个颜色。
3、印刷品的数量(即长、短版)。
印刷加工是连续生产,在调试所需要纸张一定的情况下,加工生产量越大,调试所用纸所占的比率越小,因此,加放量越小、损耗变小。反之,损耗加大。
由于报纸加工没有裁切光边,因此,其加工的工艺损耗只取决于上述三个因素。而目前的报纸多是四个颜色单面,印刷方式主要也是轮转印刷。因此,影响加工工艺损耗的主要因素是印刷数量。根据不同印刷数量,规定不同的损耗率。因为报纸的发行量在半年或一年内基本稳定,因此,根据印刷数量核定损耗可行。


200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