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1:25:21  浏览:84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机房改〔2011〕236号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国管房改〔2008〕346号)、《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标准问题的通知》(国机房改〔2009〕45号)等文件规定,现就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住宅配售过程中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新建职工住宅、空置旧有住房参照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配售时,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按照《关于中央国家机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标准问题的通知》(国机房改〔2009〕45号)第二条确定的交存标准交存。

二、已售公有住房、职工住宅参照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配售时,该房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分户账结余资金不予返还,随房屋所有权同时过户。分户账结余资金(业主交存部分和售房款提取部分之和)高于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标准的,受让人不再交纳;低于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标准的,受让人须补交不足部分。

三、已售公有住房、职工住宅腾退时,分户账中业主交存部分结余资金,已确定受让人的,由受让人按同等金额随房价款支付给原业主;未确定受让人的,结余金额纳入房屋总价款,冲抵原业主购房款,待受让人确定后,由受让人支付。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十一月四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证券争议仲裁协议问题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证券争议仲裁协议问题的通知
证监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证券管理部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为了做好证券争议的调解、仲裁工作,维护证券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将证券争议仲裁协议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七十九条规定:“与股票发行或者交易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可以按照协议的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第八十条规定:“证券经营机构之间以及证券经营机构与证券交易场所之间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争议,应当由证券委批准设
立或者指定的仲裁机构调解、仲裁。”据此,凡是与股票发行或者交易有关的争议,需要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的,应当签订证券争议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证券经营机构之间以及证券经营机构与证券交易场所之间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争议必须采取仲裁方式解决。上述机构签订的与
股票发行或者交易有关的合同,应当包括证券争议仲裁条款。
二、依据证委发(1994)20号文件,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指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解决证券经营机构之间以及证券经营机构与证券交易场所之间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争议的仲裁机构。其他与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有关的争议也可以选择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
员会仲裁。
三、证券争议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者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如果当事人协商不能解决,应当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仲裁规则和有关证券争议仲裁的特别规定进行仲裁。仲裁地点在北京,仲裁裁决是终局的,
对合同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四、证券经营机构之间以及证券经营机构与证券交易场所之间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非合同争议,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的,应当签订证券争议仲裁协议。证券争议仲裁协议包括下列内容:“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非合同争议,有关当事人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事人提交中国
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仲裁规则和有关证券争议仲裁的特别规定进行仲裁。仲裁地点在北京,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因股票的发行或者交易引起的其他非合同争议,可以依照上述格式自愿签订仲裁协议。
请将此通知转发所属证券经营机构,切实贯彻执行。



1994年10月11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台港澳人员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台港澳人员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就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办发[1996]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分别于1994年2月21日和1996年5月1日在全国实施。各地劳动部门都十分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于这方面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为妥善做好工
作,现就两《规定》在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规定,在实施中应分别按两《规定》严格执行。
二、《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和《外国人就业证》是两种不同人员使用的证件,《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应当使用相应印章,不得加盖外国人就业管理印章。
三、外国人和台、港、澳人员在中国内地投资,按照有关规定,不视为就业,不需办理就业审批手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台、港、澳投资企业中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务的外国人入境前应办理就业许可,入境后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台、港、澳投资企业中担任总
经理、副经理职务的台、港、澳人员入境前免办就业审批手续,入境后到劳动部门直接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1996年11月4日